对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来源: 周口市交通运输局 时间: 2024-07-02 08:30:1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202441                      签发人:  

 

                                        办理结果:B

 

对市届人大次会议

10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陈九安代表:

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公、铁、水、空、网’立体交通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经过认真调研,充分掌握了周口公、铁、水、空发展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周口交通产业链融合发展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谋划提出了五条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不断提升周口立体交通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

(一)关于强化顶层设计

作为通江达海的内陆城市,周口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书记楼阳生视察周口时指示要求,站位河南发展全局,放大区位优势、发挥航道优势,提出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港口城市,把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张建慧亲自部署,成立工作专班,高位推动。

(二)关于加快规划建设物流专区专线

在内河水运发展上,投资近30亿元对沙颍河周口以下航道进行升级改造,将现有航道由五级升为四级,周口以下水深常年保持在4米以上,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具备通航2000吨以上单船、万吨拖队通行能力;投资13亿元实施了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实现了沙颍河周口至漯河83公里航道通航,航道总里程达到234公里。周口中心港已建成47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是我省乃至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大港。在铁路专用线建设上2023年12月26日沈丘县港口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该专用线为单线电气化铁路。本次开通运行的一期工程正线长3.32公里,铺轨长18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60公里,货物运输量每年可达410万吨。同时,谋划启动了周口中心港、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集疏运铁路专用线项目。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加快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建设。四条在建高速公路圆满完成年度投资53.1亿元目标任务。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于11月28日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593公里。大广高速公路扶沟崔桥站于10月26日通车运营,填补了市域北部高速公路出入口空白。二是加快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7亿元。省道102商水至项城段等三条国省道建成投用,市域快速通道平安路东延、中州路北延工程春节可建成通车,路网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编制完成《周口市公路网畅联畅通规划》,构建“三环九放射四纵四横”普通公路网,总里程862.73公里。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重点,指导沈丘、西华创建国家级,指导淮阳、商水等县市区申创省级示范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5.92亿元,里程630公里。内河水运与穿境而过的漯阜铁路、宁洛、大广、商南、盐洛、安罗、阳新等高速公路和郑合高铁、通用机场、民用运输机场融合发展、有效衔接,形成了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网络,周口已成为豫东南连接郑州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的综合货运枢纽和区域商贸、产业、物流中心。

(三)关于强化物流标准建设

周口市委、市政府坚持开放的格局,确立了发展临港经济、打造开发前沿的发展定位。出台了《关于发展临港经济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临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围绕中心港货源组织和临港贸易型产业发展,分赴青岛、南京等地,拜访水路集装箱运输货源企业,精准扩展货源,招引入驻航线、商贸、物流公司40多家,支撑了周口港业务量快速提升,保证了箱、船、车等水运业务需求,促进了临港贸易业快速发展。2017年以来,连续4年与中国港口协会联合主办“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立了港口能力建设提升工作专班,从2017年建设中原港城,到2018年提出出一条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的转型之路,再到2019年打造豫货出海口,以及2020年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相继加入海河联运港际联盟、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群联盟,打通了连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通道,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环环相扣,固定前行,推动沙颍河成为“黄金水道,转型通道、产业大道”的“豫货出海口”,带动周口加速转型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四)关于盘活现有场站和运输资源

以提升服务效能、深化优质服务为助力,全力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扎实推进“四保”白名单企业工作。按照“应报尽报、能报尽报;达标即入、能纳尽纳”原则,累计录入省“四保”白名单运输企业1195家、车辆40635辆,行业白名单企业覆盖率94.78%,位居全省第1。周口市有26854辆营运货车享受到省内高速通行费20%的优惠。二是积极落实物流专项贷政策。持续开展“运通贷”工作,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惠民利企政策,引导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累计帮助企业争取“运通贷”资金2.09亿元。三是不断完善政务服务效能。将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压缩至5个工作日,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做到即来即办,让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主动服务安钢产能置换、益海嘉里等重大项目,对接设计部门,协调淮河水利委员会,全程跟踪服务,为益海码头项目办理了岸线使用审批手续。四是深入开展超限超载治理。持续深化交通公安联合治超制度化、常态化,严厉打击“百吨王”等货车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联合执法322次,查扣超限车辆1446台次,查处大件运输违法车辆13台次。五是切实加强路域环境治理。加强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区、引线、桥涵、连接线、城乡结合部等加强监管,狠抓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累计巡查公路99950余公里,出动执法车辆656余台次、执法人员2936余人次,机械车184余台次,拆除违法建筑物2处,清理、取缔马路市场28个,清理非公路标志牌1394处,清理路面堆积物1224处,清理违法占用公路(占道经营)1252处,查处非法占用、挖掘、毁坏公路行为30起。六是切实优化港口码头管理模式。借鉴航运发达地区的港口码头许可经验,梳理编制了《周口市港口经营许可申请材料清单》、《周口市港口经营许可申请指南》,督促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具备经营条件的港口码头企业,开展港口许可申请。截至目前,已发放港口经营许可证8家,成为了周口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五)关于打造“公、铁、空、水、网”综合交通体

周口市按照《河南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2—2025年)》和《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锚定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港口城市和“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以“公铁水”多式联运为基础,推动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前瞻30年、编细15年、编实“十四五”要求,坚持“以港定城、以港”原则,统筹联动、谋划编制了《周口市港口和航道布局规划》、《周口港口产业布局规划》、《周口港多式联运发展规划》等,市政府出台了《周口市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3-2025年)》,初步形成高水平规划体系,为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围绕发展临港经济,聚焦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抢抓“一带一路”、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发展机遇,强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了公路网畅通提质工程、内河水运复兴工程、铁路网跨越提升工程、民航机场振翅起航工程三是围绕多式联运发展内外部环境,出台了《周口市港口和航道条例》、《集装箱运输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水上公安分局,配合中豫港务集团整合了航运资源,推进了“市区、县园、乡站、村点”四级物流体系建设,完善了漯阜铁路货场基础设施,提高“公转铁”承载能力,畅通了运输“最后一公里”

再次感谢您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并希望今后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以加快周口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2024614          

 

 

 

联系单位:周口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及电话:张亚东   8286681

邮政编码:466000


责任编辑:周口市交通运输局管理员